為什麼變動利率房貸「前十年」最關鍵?淺顯易懂告訴你
- Minoru Sasaki
- 3月26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已更新:3月28日
在日本買房,大多數人都會遇到一個問題:「要選固定利率,還是變動利率的房貸比較好?」
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,但如果你正在考慮使用變動利率,或是對它的低利率感到心動,那麼你一定要知道一個關鍵重點——「前十年怎麼規劃」非常重要。
本篇文章會用簡單易懂的方式,幫你認識變動利率背後的運作邏輯、升息對你的影響,以及在升息時代該怎麼做才比較穩當。
金利未來會怎麼變?升是趨勢,但可能「慢慢升」
📈 從2025年4月起,變動金利將上調
住宅貸款的變動金利,是以市場的短期利率(短期優遇利率)為基礎,而這個短期利率則受到日本銀行(央行)貨幣政策的影響。在2025年1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,日銀宣布基準利率將從目前的0.25%上調至0.5%。這是日銀半年來的首次加息,基準利率將創出2008年10月以來、時隔17年的最高水準,並且是自2024年3月解除負利率以來的第三次加息。
這代表:
新申請房貸的利率,從2025年4月起會上調
已經在還房貸的人,從2025年7月起利率也會開始調整

🤔 固定利率也會漲嗎?
很有可能!固定型房貸的利率,是看長期利率,也就是「10年期日本國債的利率」。 目前(2025年3月),這個利率已經漲到 1.51%,是自2009年以來最高點。
這是因為:
日本央行放寬了對國債利率的控制
打算減少購買國債,讓市場自由決定價格
當國債價格下跌時,利率會上升,也就讓固定型房貸的利率有可能越來越高。
🪴 利率確實在升,但仍處於歷史低點
整體而言,日本的住宅貸款利率已出現明確的上升趨勢。然而,即使如此,從過去10年的歷史來看,目前的金利水準仍屬於相對低點。

房貸的還款方式:其實你一開始都在付「利息」
在台灣與日本,購屋時常見的房貸還款方式叫做「本息平均攤還(元利均等返済)」。這種方式的特色是:每個月償還的金額固定,不會因為時間拉長而有所變動,對於想要掌握每月收支的人來說非常方便。

不過,要注意的是,這個「每月固定金額」的組成其實不是平均分攤的。
剛開始還款的前幾年,大部分的金額是拿來支付利息,真正用來還本金的部分非常少。
這意味著什麼呢?
在還款初期,你繳出去的錢,大多是銀行的收入,並沒有實質上減少你欠的本金金額。
在本息平均攤還的結構下,還款初期的負擔多數來自於利息,而不是本金。實際上,視利率與貸款條件而定,前十年可能支付超過總利息的 40%~50%。如果這段期間能維持較低的利率,總體利息支出就能相對穩定,同時本金也會開始逐步減少。
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專家會說,前十年是房貸規劃的關鍵期。這段期間你還的是利息,不是債務本身,若這時遇上升息,整體負擔就會加重,對財務影響也更直接。
但換個角度來看,如果能善用變動利率初期的低利優勢,例如:
選擇利率較低的前段固定型方案,
提前規劃還款策略、增加還本金的速度,
那麼即使未來利率逐步上升,對你實際造成的壓力也會相對有限。
簡單來說,就是把低利的時間用來多減債,讓降低未來的升息可能造成的影響。
應對金利變化的4個方法:不是猜利率,而是做好準備!
不過,「金利走向」不是你我,或是任何經濟專家可以100%精準預測的,所以,準備靈活的資金與還款對策才是聰明選擇:
比起長期固定金利,更推薦變動金利+建立預備金 為了因應未來可能超出預期的利率上升,可以透過薪資成長與定期定額投資來建立還款所需的資金來源。一個實用的方法是,把每月的定期投資金額,設定為「自己正在支付固定金利」的假設下,多出的那部分金額,拿來作為投資的參考金額。這樣就算選擇變動金利,也能在享受低利率的同時,累積一筆應對未來升息的備用資金。
定期檢視借款條件,考慮轉貸 還款餘額在1,000萬日圓以上或者轉貸前後的金利差在1%以上的時候,可以考慮轉貸來借低每個月的還款金額。
控制貸款總額 建議購屋時的貸款金額控制在年收入的5倍~7倍以內。這樣即使未來利率一度上升到比現在高出2%的情況下,也還能夠負擔,避免出現還款困難的風險。有些建商提攜的銀行會為了銷售,讓買家貸款金額超出年收9倍甚至10倍,可能會對未來造成不小的風險。
💡 小提醒|每個人適合的貸款方案都不同!
不論是金利選擇、還款方式,還是貸款金額的拿捏,都會因為每個人不同的資產背景、收入狀況與人生規劃而有所差異。本文所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,實際上請務必諮詢專家並根據自身情況仔細評估,避免日後出現資金壓力或不必要的風險。
利率不可控,所以規劃好策略,才能穩健走到最後!
買房就是一場長跑,住宅貸款就像你腳上的跑鞋,合不合腳、能不能應付上坡下坡,全看你如何挑選與調整。與其執著在「利率會不會漲」「是不是該趕在升息前買房」,不如回頭思考:「我的財務準備夠靈活嗎?」「現在買房真的比繼續租屋更適合我嗎?」
如果你在貸款選擇上感到猶豫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,我們很樂意陪你一起分析討論,找出最適合你的解決方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