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什麼是LDK?納戶?十分鐘了解日本房型標示習慣

已更新:3月26日

這篇文章將帶你一次掌握以下三大重點,幫助你在日本租屋或買房時,更精準地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好房子!

  • 日本標示房型的習慣如何解讀「LDK」「DK」等房型代號

  • 房屋圖面代號解讀小技巧

  • 日本最新最新房型趨勢


日本標示房型的習慣:「LDK」到底是什麼?


你一定在日本房屋網站上看過「1LDK」「2DK」這些縮寫吧?數字代表的是獨立臥室的數量,而英文則表示房子的各種空間。

  • R(Room):整個物件只有一個房間時候使用

  • L(Living):客廳

  • D(Dining):餐廳

  • K(Kitchen):廚房

以下是幾個實際的格局案例,讓你更清楚理解 R、K、DK、LDK 之間的差異與關係。

  • 1R:一房一室,廚房跟臥室在同一空間。

    整個房間是開放式空間,工作、煮東西、吃飯、睡覺都在同一空間內。因為空間通常較小,廚房通常只有一個爐口。適合單身、預算有限且較少下廚的人。常見面積為10-20平方米左右。


  • 1K:與1R最大的差別是,廚房和主臥是分開的空間(通常有門隔開)

    進玄關後通常有個走道通往臥室,多點隱私,烹飪的油煙較不影響房間,適合單身,常下廚的人。常見面積為25平方米左右。


  • 1LDK:一間獨立臥室 + 客餐廳(同一空間居多) + 廚房

    LDK區域比單純的K或者DK更大,有足夠空間放沙發、電視及餐桌。適合情侶、或者需要較大居家空間的單身族。常見面積為35-45平方米左右。


  • 2DK:兩間臥室 + 餐廳(空間較小,不足以稱作客廳) + 廚房

    DK區域雖然不夠大到變成LDK,但還是能放餐桌或小沙發。這是較傳統的格局,年份較高的公寓常見此房型。適合小家庭、兩人想一起住但是想要有各自空間的人。常見面積為40-50平方米左右。


  • 3LDK:三間臥室 + 客餐廳 + 廚房

    此類房型通常客餐廳的空間更大,可以放下四人用餐桌,電視櫃等家具。適合家庭,需要孩子有獨立房間,或有需要在獨立空間工作需求的人。常見面積為60平方米以上。


🔎 台日房型的差異

在台灣,租屋時會區分「雅房」(共用衛浴)和「套房」(有自己衛浴),但在日本,基本上每一間房都自帶專屬的浴室、廁所、廚房,還有放洗衣機的空間,哪怕是最小的1R房型也具備完整生活機能,不需要與他人共用。


房屋圖面代號解讀小技巧


除了上面提到的LDK之外,日本的房屋圖面上,針對室內設備還有各種其他專用代號:

  • 納戸、S(Service Room):可當成寢室或儲藏間的小房間,也有時會稱作「納戸(なんど, Nando)」。這類空間不能算作正式的房間,因為它不符合日本建築法規中對「居室」的定義,所以不能像一般房間一樣用數字(如「1LDK」中的「1」)來計算。因此看到標示為1SLDK的物件,可知道是1LDK格局再加上一間採光通風不足的小房間,共有兩個房間的概念

  • 洋室:日本建築法規中的「居室」,符合一定採光和通風標準的房間

  • DEN:源自英語中的“DEN”,意指巢穴或洞穴,指的是書房或用於享受個人興趣的空間。DEN 並沒有特定的面積或形狀標準,通常作為隱密性較高的私人空間使用

  • SIC(Shoes-in Closet):設在玄關旁邊的儲藏空間,通常為可步入式的鞋櫃。不只可以放鞋子,還能收納雨傘、行李箱、掃除工具、嬰兒車、甚至腳踏車等,比傳統鞋櫃實用很多

  • SB(Shoes Box):一般無法步入的鞋櫃

  • CL(Closet):衣櫃

  • WIC(Walk-in Closet):步入式衣櫃

  • 物入:洋室的衣櫃、壁櫥,通常為現代風格

  • 押入:和室的衣櫃、壁櫥,通常為傳統日式風格,多啦A夢睡覺的地方

  • UB(Unit Bath):地板、牆壁及天花板一體成型的浴室(包含淋浴、浴缸)

  • PS(Pipe Space):水管或排水管經過的空間。通常是建築物中垂直貫穿樓層的空間,用來集中水管、排水管等設備,常見於浴室、廁所、廚房附近

  • MB(Meter Box):放置電表、水表、瓦斯表的地方

  • EV(Elevator):電梯

  • 洗:洗衣機放置處

  • 冷:冰箱放置處

  • AC:冷暖氣


‼️ 注意!日本房屋圖面的坪數計算方式跟台灣不太一樣!

日本在描述室內面積時,除了常見的平方公尺及坪之外,還會使用畳、帖、J(榻榻米)的標示方式。

1 坪 ≒ 3.3 ㎡(平方公尺)

1 畳、帖、J ≒ 1.5 ㎡(平方公尺)


「畳」是日本表示房間大小的傳統單位,不過會根據地區略有不同;看圖面時抓「6畳 ≒ 9㎡」的概念,就能大致判斷房間大小。


🔎 為什麼 Service Room 不算房間?因為它「條件不夠」

日本建築基準法第二十八條針對「居室」的採光與通風條件有明確規定。

  • 居室需要有一定面積的以上的開口部(窗戶),採光面積需達到居室地板面積的1/7以上。

    → 窗戶不夠大、自然光不足,就不能算是居室。

  • 居室必須具備可確保通風的開口部(窗戶或通風設備),開口面積需達到地板面積的1/20以上。

    → 沒有良好通風條件,也不能被認定為「居室」。


最新房型趨勢:房價漲,房子卻變小了?


日本的房價近年來大幅上升,建商為了控制總價,降低購屋門檻,開始將房型「縮小化」,但同時加入更多機能與設計巧思,形成一股「都會生活宅」「精緻小宅」的潮流。

  • 通常標準2LDK會有50 ~ 55㎡左右,但越來越多新房子即使僅有 40~50㎡,也常規劃為 2LDK 格局,其中一間房間尺寸較小,通常作為書房或多功能空間使用,貼近近年「在家工作」的生活需求。

  • 30~40平方米的1LDK 成為許多上班族的新選擇,租金相較於傳統家庭格局較為親民,同時比 1K 更具空間餘裕,居住起來更舒適。

  • 不少小型物件(如 1DK、1LDK)採用滑門或開放式設計,打造「可變空間」,讓住戶能依需求彈性調整格局,提升空間使用效率。

  • 不到60平方米的3LDK也有增長趨勢,每個房間可能不到5帖,但有多個空間區隔可使用。


找房時,數字只是參考,重點是格局是否符合生活需求!


有些 1LDK 的空間實際上可能比 2DK 更寬敞,而部分 2LDK 的坪數甚至接近 3LDK。實際的居住感受,往往不只取決於房型數字,還包含格局是否方正、窗戶配置、採光條件與天花板高度等因素,這些都會大大影響空間感受。


因此,找房時不必過度拘泥於「LDK」這類分類。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需求適合哪種類型,也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,我們樂意協助你找到真正適合的空間。日本的房子雖然坪數不大,但在空間運用、生活機能與設計細節上非常講究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日本的房型,讓你在找房時更有方向。


如果你對東京的租屋或買房有興趣,歡迎聯繫 Genieverse,讓我們幫你找到夢想中的房屋!

CONTACT US

聯絡我們

如有任何疑問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!

bottom of page